芯片狂人张汝京,抗打压破威胁与台积电纠缠多年,74岁仍坚持造芯?你怎么看?
在半导体芯片领域,张汝京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,闪耀着坚定与执着的光芒。他被称为 “芯片狂人”,以其无畏的精神和卓越的才能,在芯片制造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,与台积电的多年纠缠更是成为了半导体行业的一段传奇故事。
张汝京出生于 1948 年的南京,后随家人迁至台湾。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,一路深造,先后获得美国的工程学硕士和电子学博士学位。在德州仪器工作的 20 年,是他积累经验、崭露头角的重要时期。他跟随团队在世界各地建厂,从美国到欧洲,再到亚洲,成为了业界公认的 “建厂高手”。这段经历不仅让他在半导体制造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也为他日后的创业之路积累了宝贵的资源和人脉。
1997 年,张汝京从德州仪器提前退休,回到中国台湾创办世大半导体。在他的带领下,世大半导体迅速崛起,成为台湾第三大半导体制造企业。然而,好景不长,台积电为了巩固自己的龙头地位,出资 50 亿美元收购了世大半导体。原本张汝京希望台积电收购后能到大陆建厂,但这一期望最终落空。面对台积电的出尔反尔,张汝京毅然放弃了丰厚的股权,带着对祖国大陆芯片事业的坚定信念,来到了上海。
展开剩余60%2000 年,张汝京在上海创办了中芯国际。在他的号召下,众多半导体行业的精英纷纷加入,中芯国际迅速发展壮大。短短几年时间,中芯国际就成为了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之一,为中国大陆的芯片产业带来了新的希望。然而,中芯国际的崛起引起了台积电的警惕和打压。从 2003 年开始,台积电以侵犯专利和窃取商业机密等罪名,多次将中芯国际告上法庭。尽管中芯国际多次进行抗辩,但最终还是在 2009 年败诉,张汝京不得不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中芯国际。
离开中芯国际后,张汝京并没有被挫折打倒。66 岁的他创办了上海新昇半导体,专注于大尺寸硅晶圆的研发和生产。经过不懈努力,新昇半导体成功实现了国产大硅片从 0 到量产的突破,填补了国内半导体产业的一项重要空白。70 岁时,张汝京又创办了青岛芯恩半导体公司,探索协同式集成电路制造模式。2022 年,74 岁的他加入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,继续为我国的芯片制造业贡献力量。
张汝京的造芯之路充满了坎坷与挑战,但他始终没有放弃。他的坚持源于对芯片事业的热爱,更源于对祖国的深厚情怀。他曾说过:“以做中国人为荣。我们就是中国人,如果还不够好,我们努力让中国变得更好。” 这种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使命感,驱使着他不断前行,为中国的芯片产业奋斗不息。
对于张汝京 74 岁仍坚持造芯,我们应该怀着崇敬和钦佩的态度。他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开拓者和领路人,为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,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他的坚持和努力,不仅为中国的芯片产业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发展,也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。在当前全球芯片产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,张汝京的精神更是激励着无数中国半导体人不断努力,为实现中国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和跨越式发展而奋斗。
总之,张汝京是一位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的芯片行业先驱。他的故事告诉我们,只要有坚定的信念、不屈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,就能够在困难重重的芯片领域取得突破,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。
张汝京的经历展现了他对芯片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,他的贡献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。他的故事也提醒我们,在科技领域的发展中,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,只有不断努力,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。
发布于:黑龙江省